您好,欢迎来到重庆市江夏文化研究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交流 - 世系源流

【南川联络处】往事越千年,最忆是南川 ——黄庭坚与隆化知县王观复交游记述

点击数:2390 时间:2022-10-03 作者:江夏文化研究会


往事越千年,最忆是南川

——黄庭坚与隆化知县王观复交游记述

 

(一)

 

  公元1105年10月,那是宋徽宗崇宁四年,流金水畔,秋色正浓,隆化县衙,庭院清幽。一则远方传来的消息,让隆化县令王观复惊魂失魄,61岁的恩师黄庭坚于九月三十日病逝于遥远的宜州南楼。噩耗传来,王观复肝肠寸断,恩师的教诲一字一句在脑海里久久回旋,他与恩师相聚的情景也犹如画图般在眼前定格重现。

  机缘天赐,佳话千年

  王观复与黄庭坚的故事,要从黄庭坚被贬为涪州别驾、黔州安置说起。

  黄庭坚,北宋文坛一代宗师,在诗、词、散文、书、画等诸多方面均取得很高成就,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和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在文学界,黄庭坚与苏轼齐名,时称“苏黄”。诗作开一代风气,被苏轼称为“山谷体”。书法独树一帜,自成一家,与苏轼、米芾和蔡襄齐名,世称为“宋四家”。绍圣元年(1094年)十二月,一生春风得意的黄庭坚遭到沉重一击,在党争之中被诬以“修先帝《实录》,类多附会奸言,诋斥熙宁以来政事”的罪名,被贬谪为涪州别驾、黔州安置,是年已51岁。在黔州(今重庆彭水)度过三年的流放日子后,绍圣四年(1097年)三月,又因表兄张向提举夔州路常平,朝廷以“避亲嫌”为由,将54岁的黄庭坚再次“移戎州(今宜宾)安置”,被贬到了更偏远的地方。

  王观复与黄庭坚从相识到相知,就发生在黄庭坚被贬到黔州与戎州的时期。当时,黄庭坚已是北宋如日中天的大诗人、大书法家,而王观复只是阆中节度推官,仅为从八品,为当时最底层的小官员,二人身份、地位、名望是如此之悬殊,如果不是黄庭坚遭遇了这次人生变故,很难想象他们二人会发生交集。

王观复,名王蕃,字观复,一字子宣,益都(今山东青州)人。宋哲宗元符年间任阆中节度推官,宋哲宗元符三年(1101年)知隆化县事,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任达州知州,政和八年(1118年)任广西转运副使,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任夔州路转运判官,宣和六年(1124年)为都大管干成都府等路茶事。有资料说他是北宋仁宗时期二度为相的文正公王曾之后。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唐庚与王观复交好,在《送王观复交代》诗中写道:“文正活国手,颇恨见不及。宦游识其孙,想像高冠岌”,特别指出王观复为王曾之后。王观复喜习诗词,虽然保存至今的诗篇不多,仅存《题隆化行衙》《政和壬辰留题石鱼》《凤巢山一》《凤巢山二》等数首,但其“南亩桑麻无旧户,西园桃李变新栽”“古邑荒凉瞰小溪,青山高与白云齐”等诗句,常被后世列为宋诗佳句。王观复亦喜书法,是北宋书法家之一,《山谷集》称其“书虽未及工,无秋豪俗气。盖其人胸中块磊不随俗低昂,故能若是。”

(二)

黄庭坚从繁闹的京都贬到蛮荒的黔州,巨大的落差让他心灰意冷,凶险的政坛更令他小心翼翼,据《山谷集》19卷中记载,此时的黄庭坚“得罪简牍,弃绝明时,万死投荒,一身吊影,不复齿于士大夫”,忙于生计,谢绝与人交往。但一代文豪的到来,犹如在一颗光芒万丈的流星照亮了巴蜀的夜空,紧紧吸引了巴蜀学子的到访,黔、戎二州俨然成为了当时西南文坛的中心。正如张志烈在《黔戎六载客,风流百世传》一文中所描述的那样:“他像磁石吸铁一样,团聚着四川地区的文化人,以文会友,切磋琢磨;风流所至,更吸引了一批有志青年,杖履追陪,登门求教。”《宋史》卷四中记载:“蜀中慕从之游,讲学不倦,凡经指授,下笔皆可观。”黄庭坚的到来,巴山蜀水,诗词墨香,文采飞扬,留下了一段又一段永载史册的文坛佳话。

王观复正是这批孜孜以求的青年学子之一。从绍圣四年(1097年)到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的6年时间里,从黔州到戎州再到荆州,王黄二人或是信函往来,或是相聚唱和,黄庭坚给予了王观复倾情指导、谆谆教诲。相往日久,相知愈深,对王观复来说,黄庭坚既是诗书导师,又是人生挚友,在王观复被吏部任用为隆化县令后,黄庭坚更是写诗直称他为“王隆化”,亦师亦友,文坛佳话。最为珍贵的是,二人的来往信函,成为研究北宋文史的宝贵资料,尤其是元符三年(1100年)黄庭坚《与王观复书》,提出了“文以理为主”的著名文学主张,成为中国文论史上的著名篇章。而此时的南川称为宾化县,正处于南平僚酋李光吉、梁承秀、王兖三族叛乱之季,北宋朝廷于皇祐五年(1053年)将宾化县更名为宾化砦,熙宁三年(1070年)转运使孙固遣兵马使冯仪等图之,进兵复宾化砦后,改为隆化寨。到了熙宁四年(1071年)才改为隆化县,熙宁九年(1076年)转隶南平军,是时人烟稀少,民生困顿,文化凋零,百废待举,几无字可书。唯黄庭坚与知县王观复的这段千载佳话、黄庭坚写给王观复的这篇万古文章,使北宋早期的南川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独特的身影。

(三)

亦师亦友,惺惺相惜

王蕃与黄庭坚的交往,据现有资料可追溯到绍圣四年(1097年)那个春花绽放的季节,他们有三次信函往来。第一次是王蕃寄去自己创作的诗文,请黄庭坚指教,自言“虽寡有朋,藏修游泳,自放文字之间”,同时也向黄庭坚讨要诗文。寂寞之中的黄庭坚不仅大感意外,而且惊喜万分,在回函《答王观复》中说:“某去国八年,重以得罪,来御魑魅。抱疾杜门,摒绝人事”“忽奉来教,乃承官守在阆中,虽寡友朋,蔵修游泳,自放文字之间,此亦吏隐之嘉趣也。”在回信中,黄庭坚对王蕃的诗文大加赞赏,“璆琳琅轩,森然在列,如行山阴道中,风光物采,来照映人,顾接不暇。”黄庭坚也遵嘱以自己创作的“乐府长短句”赠之,并希望他改日能在樽前请擅长于音乐的人为之歌唱,听之就能如同“千里面对”。第二次是王蕃寄去已故父亲的诗稿,请黄庭坚写跋文,同时还寄去了自己手抄的“儋耳道入”诗句、“长芦三偈”以及自己最新创作的诗文。黄庭坚阅函后一一进行了回复,首先是郑重答应了为王父诗稿写跋文的要求,为慎重严谨起见,在回函中说:“然班蔽昏塞,初不省先公世出名字,无从下笔”,要求王蕃提供其父铭碣之类的详细资料,并表示:“他日当以佳纸,使诸生辈善书者写本跋尾去。”对“儋耳道人”诗句,黄庭坚回复说:“固所愿见”。对“长芦三偶”黄庭坚回复说:“不愧为古人之作者,此所以穷困流落者欤?”对王蕃创作的诗文,黄庭坚赞道:“皆有追风逸气,于今良不易得”。针对王蕃诗文的不足,黄庭坚特别提醒:“文章以理为主,而足下之文理亦胜,稍加以经术,便为不朽之作。”

同年,王蕃还去信一封,请教“名”与“字”的关系。虽然此时黄庭坚正在病中,但仍然耐心回答了王蕃所问,尤其是详细解释了“蕃”与“观复”的关系:“君子所以处穷通如寒暑者,何哉?方万物芸芸之时,已观其复也。”故而现今有学者认为,“观复”乃黄庭坚专门为王蕃所取。

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腊月,黄庭坚因“避亲嫌,转戎州安置”。宋哲宗元符元年(1098年)初,黄庭坚在《答何静翁书》中说“去戎州,或在秋冬之间”,并言有关事项已书告王观复。三月,黄庭坚离开黔州,经涪州、渝州、泸州,于六月抵达戎州(今四川宜宾)。黄庭坚在戎州居住了近三年时间,一直到元符三年(1100年)才遇赦离开。在这三年时间里,王观复笔耕不辍,每有诗文和书法,均寄往戎州请黄庭坚指教,二人的书信往来更加频繁。每次读到王观复新作,黄庭坚都感到欢欣鼓舞,并及时回复,既鼓励嘉许,又善加指导。在《题王观复书后》中指出:“书虽未及工,无秋豪俗气。盖其人胸中块磊不随俗低昂,故能若是。今世人字字得古法而俗气可掬者,又何足贵哉。”在《题王观复所作文后》指出:“雨似沈存中,他日或当类其文。然存中博极群书,至于左氏春秋传、班固汉书,取之左右逢其源,真笃学之士也。观复下笔不凡,但恐读书少耳。”在《跋欧阳元老、王观复、杨明权简后》中说:“穷而不违仁,达而不病义。读书学文,必以古人为师,造次颠沛,必求知义者为友。”当黄庭坚看到王观复创作的乐府长短句时,惊喜不巳,情不自禁挥笔书写,并在《书王观复乐府》的回信中对王观复的乐府长短句进行了精妙点评:“清丽不凡,今时士大夫及之者鲜矣”,也同时指出“然需熟读元献、景文笔墨,使语意浑厚乃尽之”。

(四)

  黄庭坚写给王观复的书信,以元符三年(1100年)收录于《山谷集》卷十九中的三封《与王观复书》最为著名。第一封信写于三月二十四日,王观复托好友蒲元礼将自己新创作的诗文带去请黄庭坚点评。黄庭坚在回信中对王观复勤奋创作频频点赞:“知在官虽劳勋,无日不勤翰墨,何慰如之”“所送新诗,皆兴寄高远”。同时也指出王观复诗歌的不足:“但语生硬,不谐律吕,或词气不逮初造意时”,指出问题出在“此病亦只是读书未精博耳”,并介绍了当年苏东坡教导他熟读《礼记·檀弓》的往事,特别是信中提出的“文以理为主”“理得而辞顺,文章自然出群拔萃”等创作主张,使此信也成为了中国文论史上的名篇。

  第二封《与王观复书》写于七月二十二日,此时黄庭坚已官复原职准备东归,但遇夏天长江涨水,归期延到秋冬。此时王观复在阆中的任期已满,即将转官,在赴吏部报到之季,将自己的诗作数首、策问十篇寄给王庭坚指点。黄庭坚在回信中称赞:“所寄诗多佳句”“策问十篇,思深虑远,佳作也”“如公才识,禅家所谓朝生王子者也”,同时也指出了王观复的诗文“犹恨雕琢功多耳”“亦恨雕文胜耳”“但要琢磨圭角耳”。信中还对史彦直、李仔、王庠、赵緽、蔡相、张溥、廖铎等青年才俊的诗文创作进行了逐一点评,并向王观复透露,因江涨不能东归,近期打算至青神探望姑母。黄庭坚在信中流露出对王观复殷殷关切之情,信末特别询问:“公至吏部改官,且还营丘乎?”牵挂之情,跃然纸上。

  第三封信写于七月末,此信当是对第二封信的补充,行文虽短,但句句都充满了黄庭坚对王观复的关爱之情,“庭坚顿首:公决行在几时?此别不足恨。中原亭驿如流,虽南北可数书,不比剑外及牂牁、夜郎之洪荒,无诏也”“今年戎州茘子岁登一种,柘枝头出于遏腊平,大如鸡卵,味极美,每斤才八钱,日食此品,凡一月。此行又似不虚来,恨公不同此味。又念公无罪耳。一笑一笑。”

  从有关资料看,此年黄庭坚给王观复的信,远远不只上述三函。早在这年的春天,黄庭坚完成了王观复父亲诗稿的跋文,王观复收到后专门回了一封长笺表示感谢,并对黄庭坚在病中的日常起居十分关心。黄庭坚在回信中,对跋文一事谦逊地写道:“辞意蹇浅,不足以垂世传后。”信中表露出想与王观复相见的迫切心情:“不满意者,未得见公风度及对锦屏山耳。”同时,还给王观复寄去手书的秦观“四六文”20多章、新诗作数篇和龙团贡茶一饼。

  巴蜀八月,迎来了闷热的夏天。王观复给恩师寄去阆州特产“绉絺紫纱”,黄庭坚收到很高兴,在回信中说:“戎州地热,即用作暑服,荷眷恤之赐也。”

  九月三日,黄庭坚写信告诉王观复,已到青神探望姑母,姑母已年高八十,自己与姑母也相别了五十年,相聚不易,在姑母的挽留下,预计要过了重阳节才能离开。在信中,黄庭坚再次询问王观复,到吏部转官,为何至今还未出行?

 (五)

  九月八日,黄庭坚再次写信赞扬王观复“勤恳勤恳,三复增叹,足下强学博文,日新而不已。”信中还诉说了自己重读王观复父亲诗稿的新感受:“高明温润,有作者之风,惜乎不得少发其蕴见于世也。”随后,黄庭坚又给王观复寄去自己的诗文和双井茶,并叮嘱王观复要“沉潜于经术,自印所得。要源深远,则波澜枝叶无遗根也。”信中还言及趣事一则,王观复差遣送信的人,因迷路而在半途哭泣,是黄庭坚的门生雇了一个阆中人才把他送到,送信人在戎州留住期间,黄庭坚每天给他三升米,走的时候,又给他三斗米和一千钱。

  元符三年(1100年)腊月大寒,57岁的黄庭坚与众多友人依依惜别离开戎州,结束了黔戎六年的谪居生活,顺江而下,经泸、渝、涪、忠、万、夔,第二年(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即1101年)三月抵峡州,四月到荆州。此时黄庭坚身患痈疽,疼痛难耐,不得不暂寓荆州。而此时的王观复也正好从京师改官入蜀任隆化知县,途中专程前往荆州拜会恩师。二人书信来往数载,早就相见恨晚。会面之前,王观复特地先致信问候,令黄庭坚喜出望外,《山谷集》中专门记载道:“卧病二十余日,几死者数矣。……忽奉手诲,欢喜如从天上落也。”

  西南东北暮天斜,巴字江边楚树花,神交已久的黄王二人终于相聚在了春日的荆州。关于这次相会的情景,黄庭坚在《答王观复》中描述道:“病中忽得相见,欢喜不言而喻。”为了珍惜这难得的相聚,王观复也暂且在荆州住了下来,一则想多多聆听恩师教诲,二则侍奉恩师病体早日康复。

  荆州相聚,二人惺惺相惜,感情愈增。黄庭坚认为王观复“穷而不违仁,达而不违义,读书学文,必以古人为师,造次颠沛,必求知义者为友”,特地书写《砥柱铭》相赠。《砥柱铭》为唐太宗时期名相魏征所作,魏征一生不畏权势,刚直不阿,以敢于向唐太宗直言进谏而闻名天下,令黄庭坚非常敬佩,他多次书写《砥柱铭》送给朋友和学生,激励他们要像黄河中的砥柱石山一样,成为国家的中流砥柱,他在给杨明叔书写《砥柱铭》的跋文中写道:“余平生喜欢《贞观政要》,见郑魏公之事太宗,有爱君之仁,有责难之义,其智足以经世,其德足以服物,平生钦慕焉,时为好学者书之。”黄庭坚在给王观复书写《砥柱铭》时还特地写了《跋砥柱铭后》:“余观砥柱之屹中流,阅颓波之东注,有似乎君子士大夫立之于世道之风波,可以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师。不以千乘之利夺其大节,则可以不为此石羞矣!营丘王蕃观复,居今而好古,抱质而学文,可望以立不易方,人不知而不愠者也,故书《砥柱铭》遗之。”跋文中的每字每句,无不洋溢着黄庭坚对王观复的殷切期望。

 (六)

  师生相聚,或吟诗作画,或说文论道,不亦乐乎。在黄庭坚诗集就收录有《戏答王观复酴醾菊二首》《和王观复洪驹父谒陈无己长句》等当时的唱和之作。王观复还奉师命抄录苏东坡岭外诗文寄给欧阳元老等人,替黄庭坚分担一些应酬事务。其间,黄庭坚又抄写柳宗元诗文让王观复细细体味,在《跋书柳子厚诗》中叮嘱王观复:“作诗有古人态度,虽气格已超俗,但未能从容中玉佩之音,左准绳,右规矩尔,意者读书未破万卷,观古人之文章未能尽得其规模。”

  时光在二人的欢快相聚中转瞬即逝,不知不觉已是秋天,到了“风日小冷”之时。黄庭坚再三催促王观复速速动身前往隆化县就任,多次拒绝了王观复的会面请求:“得暇即去,何呼唤叮咛如此?遂败寻幽之意。”还对王观复开玩笑,如果再来拜访,“但作一杯荠,不和酱油,热煮菜以侑饭”“其余熟物,不用登盘矣”。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王观复不得不在这深秋时节与恩师告别,踏上远赴隆化之路。临别之际,黄庭坚以一把古铜壶相赠,并作《以古铜壶送王观复》诗一首:“随俗易汩没,从公常纠纷。我观王隆化,入莸不改薰。未见蛇起陆,已看豹成文。爱君古人风,古壶投赠君。酌酒时在傍,可用弭楚氛。问君何以报,直谅与多闻。”诗中满满的是对王观复的不吝赞许,是对王观复的殷殷期望,是对师徒二人这段难忘时光的依依不舍。

  西眺巴山云雨,山高路远迢迢,黄庭坚也无时无刻不牵挂着王观复。十月十九日,黄庭坚在给王观复的信中写道:“相遇不能不欣然,相失不能不怅然。”王观复也万万不曾料到,这次荆州相聚,竟然成为师生永诀。据史料记载,宋崇宁二年(1103年),黄庭坚以幸灾谤国之罪羁管宜州,崇宁四年(1105年),黄庭坚病逝于宜州南楼,享年60岁。恩师的英年早逝,也成了王观复心中永远的痛。

  说文论道,万古文章

  黄庭坚与王观复两人的书信往来甚多,保存至今的有黄庭坚的《题王观复书后》《书王观复乐府》《跋书柳子厚诗》《题王观复所作文后》《和王观复洪驹父谒陈无己长句》《答王观复》《与王观复书》等十数篇。在这些书信中不仅留下了黄庭坚文学思想嬗变的重要轨迹,而且还是研究北宋文史的重要资料。尤其是《与王观复书》中提出的“文以理为主”的创作主张,是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卓越贡献。

  文与道、文章与内容的关系,一直是中国古代文论思想的核心内容。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孟子、荀子等诸子百家,都非常强调文章中要突出“道”的教化功能。到了南北朝时期,“道”已成为文论思想的核心要素,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专门设有《原道》篇,提出“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强调“文”要阐“道”。到了唐代,为了反对六朝文学的绮靡之风,兴起了古文运动,韩愈倡导的“文以贯道”与柳宗元提出的“文以明道”,成为了古文运动的理论纲领。北宋的理学家周敦颐更是明确提出了“文以载道”的主张,“文”是“道”的工具。

(七)

  到了北宋中后期,欧阳修、苏轼等文坛巨匠,针对文坛中弥漫的华而不实之风,再次掀起了古文革新运动,提出“文道并重”的文学主张,推动了宋代文学再次成为古代文学的又一个顶峰。黄庭坚作为宋代最重要的文学流派“江西诗派”的领军人物,尤其是6年的巴蜀谪居流放,经历政治腐败,体察民生艰辛,毅然擎起欧、苏文学革新大旗,提出了“文以理为主”的创作思想。其理论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继续高扬儒家的文学价值,重视“文以载道”“文以明道”的政教功能,把“理”作为衡量文章的首要标准和根本因素,认为“好作奇语,自是文章病”,故“但当以理为主,理得而辞顺,文章自然出群拔萃”,强调道先于文、理先于辞、思想内容先于艺术形式,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内容决定形式。二是更加注重诗文的现实意义,强调作家所承担的社会道义与责任,认为作家要关注时代、关注国事、关注民生,才能使文学枝叶茂盛。三是作家要加强心性人格修养,始终不渝地修炼自己的思想见识,提高人生境界,做到“穷而不违仁,达而不病义。读书学文,必以古人为师,造次颠沛,必求知义者为友。”

  黄庭坚的“文以理为主”,既讲究诗文创作的法度,又注重艺术创作的自然流畅。要力避生硬奇诡,杜绝“语言生硬不谐律吕”,“词不逮意”,他特别推崇杜甫诗歌的朴实自然、无斧凿痕并合乎韵律。他在第一封《与王观复书》中说:“文章盖自建安以来好作奇语,故其气象衰苶。其病至今犹在。唯陈伯玉、韩退之、李习之,近世欧阳永叔、王介甫、苏子瞻、秦少游乃无此病耳。”在第二封《与王观复书》中再次强调:“但熟观杜子美到夔州后古律诗便得句法,简易而大巧出焉,平淡而山高水深,似欲不可企及,文章成就更无斧凿痕迹,乃为佳作耳。”

  黄庭坚的“文以理为主”,还非常注重学问功底。他在《论作文诗》中说:“词意高胜,要从学问中来尔”,他在书寄柳子厚诗给王复观时,希望王观复在读书时“尽得其规摹及所总览笼络”,读书要“观古人用意曲折处”,还要细心体察前人的得失。他在《与王观复书》中,还以东坡教其读《檀弓》的体会说明熟读深思的好处。更为重要的是,要能够在学古中化出新意来,“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意”,他的“点石成金法”强调能取古人之词,加以点化,他的“脱胎换骨法”强调能取古人之意,加以深化。总之,要学古人诗意创出新的境界。

  顺带一提的是,隆化县令王观复还与北宋时期著名诗人唐庚提出“气熟文和”重要文论思想有着极大关系。唐庚,字子西,眉州丹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人,官至京畿常平,为北宋诗人和文学家,因文采风流,有“小东坡”之称。唐庚在任益昌县(今广元市元坝区昭化镇)县令期间,与王观复交好,二人常以诗文往来相互交流,切磋创作心得,唐庚在《送王观复序》中记载到:“绍圣丙子岁(1096),予官益昌,始从吾友王观复游”。现存有唐庚《送王观复交代》诗一首:“文正活国手,颇恨见不及。宦游识其孙,想像高冠岌。岂但为交承,自是贤友执。尤喜谈性命,微到鬼神泣。吾曹饮沧海,百川资一吸。失脚沙土间,卷舌舐泥汁。焉依既云久,临别百忧集。去去自护持,雨荷终不湿”,诗中生动形象地记载了二人的交往与友谊。唐庚“文生于气,气熟而文和”的文论思想,就是在他《送王观复序》中提出并系统阐释的。“气熟文和”理论是对韩愈“气盛言宜”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主张“以文为主,以气为辅,文气一脉,气熟文和”,通过阐释“文气”与“形式”的关系问题,不仅弥补了韩愈“文气说”理论的空白之处,而且还使“文气说”从单纯的“风格论”拓展为“创作论”,成为古代“文气论”发展史上尤为重要的一环,为后世的文艺创作及文艺理论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南。

时光荏苒,往事悠悠。千载佳话,万古风范。斯人远去,归去来兮。斯人长在,来者可追。

 

摘自2022年7月21、22、29、30日,8月5、13日,9月6日《南川日报》第二版

南川联络处提供

2022年9月28日


最新文章
电话:023-67720624邮箱:543894781@qq.com地址:重庆两江新区人和街道金开大道和睦北路
Copyright © 2018-2024 重庆市江夏文化研究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202200046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