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贵|今天的我们要重读鲁迅
今天的我们要重读鲁迅
黄永贵
1927年10月3日,鲁迅偕夫人许广平抵达上海,从此在上海定居。晚年鲁迅的文学创作已进入炉火纯青的辉煌时期,其文学的文本、经验和风格的演进,在大致一年一本的节奏里,“杂文”关乎世事而不是醉心文体的基本定义和“诗史”意味才彰显出来。此前刚出版有小说集《彷徨》,然后有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作为鲁迅文学自觉的最重要标志,都统摄于杂文写作的混合文体之中。这是鲁迅文学“成为自己”的决定性转折。以《华盖集.题记》为标志,鲁迅开始有意识专注于杂文的写作,之后几乎是每年写作一本杂文集。
杂文可上溯到先秦诸子散文、司马迁的《史记》和唐宋八大家,放在世界文学的大语境下,中国文学非常独特的一个传统就是散文的一支独大和连绵不绝。鲁迅的爱好就是古文中的散文,所以他那么喜欢嵇康,那么喜欢两汉文学。但他认为,只有“新人”或“革命人”,在革命时代开始正常而自由地表达时,方才有出现“革命文学”的可能性。这时,鲁迅自觉的杂文真正在文体和风格上做到了象现实一样激进。他把很痛苦的现实赋予了一种文学形象。如小说里的祥林嫂、孔乙己等人物,本质上都是杂文形象。
鲁迅的写作就是他在战斗,手中的笔就是他的匕首投枪,是他攻守的矛和盾。特别是晚年在上海的生活,构成鲁迅文学的材料、对象和风格,成为一种积极而富能量的东西。他因活在真诚的状态而时时陷于危机、困惑和苦战之中,也因此得到自由和快乐,这就是鲁迅文学的道德品格,也是非常真实的鲁迅形象。鲁迅绝对是中国文化现代性的巨大财富,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经典作家,他确立了现代文学新传统,让文学既学术化理论化,又能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我们对鲁迅文学阅读的质量,决定了鲁迅以怎样的方式活在我们中间。鲁迅给予我们的是:一种“睁了眼看”的认真态度,一种敢于同黑暗对恃的能力,一种在最绝望的时候能保持清醒的风范。他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取得卓越的文学成就。新时代要珍视自己的文化记忆,积极构建属于时代的新文化,毫无疑问,今天的我们要重读鲁迅。在目前的社会状况下,重读鲁迅会有些很多新的感受。故为之赋诗作结:
文化巨星靓乱辰,
睁开眼看笔求真。
能怜百姓哭阿Q,
敢训儒生学正人。
孔老兄庸当自省,
祥林嫂苦只归神?
刀剖浊世投枪后,
呐喊寻源校旧伦。
2024.1.18
投稿邮箱:543894781@qq.com(秘书处网络专用邮箱)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