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重庆市江夏文化研究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领导讲话

【黄永贵】论中国国企私企的运行逻辑

点击数:1761 时间:2024-01-12 作者:江夏文化研究会


论中国国企私企的运行逻辑

黄永贵

微信图片_20240112131548.png

一个多世纪以前,马克思等共产主义者认为资本主义要灭亡了,共产主义才是发展人类文明的唯一出路。结果一个世纪后资本主义活得好好的,苏联反而解体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现象没有得到合理的解释,以至于当年马克思等人的理论被人阴阳怪气的嘲笑很多年。

但马克思等人当年的理论是没问题的,在本世纪30年代全球的资本主义爆发了经济危机,很多人简单的把经济危机理解为贫富差距,资本家把钱都赚走了导致工人没钱买产品,这个理解是很狭隘片面的。贫富差距从来都不会导致经济危机,贫富差距极其离谱的印度和封建社会没爆发经济危机就是证据。

为什么会爆发经济危机?核心原因和唯一表象是生产关系的崩溃。在上世纪30年代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里,资本家因为赚不到钱被迫关闭工厂然后辞退工人工人被辞退因为没有了收入无法购买产品工厂主因为卖不出产品而被迫关闭更多的工厂辞退更多的工人。最后大家发现了一个现象:社会上有很多生产工具和劳动力,但全部闲置。这就是我们过去所说的经济危机。

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的成功对全世界是极大震撼:美国早就是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了,如此强大证明我们对马克思的理论还没有透彻理解:但苏联的前身俄国只是一个普通资本主义强国,结果走了马克思指出的路线后居然实力蹿升得这么快,对比英法德日那凄惨的下场更具有说服力。所以马克思没有错,当年他预言的资本主义必将崩溃,实际上已经被那些在两次世界大战举国崩溃的无数资本主义国家所证明,而苏联作为全球当时唯一的主张共产主义的国家,其国家实力发展的优异表现,也证明了共产主义思想确实是一条可行的道路。

既然马克思的思想是对的,资本主义必将自我崩溃,那为什么最后崩溃的是苏联而不是美国?因为美国用了另一种办法,巧妙的解决了钱这个问题。为了满足资本家对金钱的无限欲望,同时让工人手里有钱,就用各种手段把资本家手里的钱给“哄”出来。首先就是用投资收益去勾引资本家,让资本家把钱都拿出来去投资而不是存在银行。这一步完成后资本家手里会有各种股权、债权、物权等一系列“值钱”且可以“赚钱”的东西,但就是不会有“钱”这个东西。美国的这种改良手法没有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但拖延和隐藏了问题。这种操作,直接导致美国统合了资本家和工人的全部力量,做到了既让资本家努力工作又让工人努力工作且不出现经济危机的奇迹。

我们则是汲取了苏联和美国的经验,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现阶段仍然需要发展市场经济,从实际出发自创了一套体系,这套体系实际上是既要发展公有制,也要发展私有制,国企私企各干各的事情,调动所有人的工作积极性。但是,必须承认国有企业(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和民营企业是完全性质不同的两种企业。国企(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生产目的,是国家规定的:为了满足全国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而生产,追求的目的是人民所需要的使用价值。而在私企,劳动力、土地、技术、数据等所谓的生产要素,其实都是以企业家的资本购买来用于生产,才成为生产的要素的。企业家成为企业的核心,就是因为他提供了资本。

中国目前现实的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说的社会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基本特征的科学预测,是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不同阶段。在1949年6月30日《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毛泽东指出:“使中国有可能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之下稳步地由农业国进到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消灭阶级和实现大同。” 1959年12月18日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谈话时,毛泽东进一步明确指出:“到了物质产品、精神财富都极为丰富和人们的共产主义觉悟极大提高的时候,就可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了。”从这里不难看出,在对未来社会的看法上,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他并没有因为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就否定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基本特征的科学预测。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现阶段我们有两套社会体系,根据形势的现状选择合适的运作方式,这正是我们的优势。企业制度是社会体系的一部分,将企业按照国有私有进行分类是实际使然。当货币幻觉这一套玩不下去,没办法忽悠资本家努力工作之后,我们的社会分工不会解体,也不会陷入巨大混乱。这一点在疫情封控阶段得到了完美的证明,在钱都暂时失效时,我们在极短的时间内重新组织物资供应,重订了另一套规则保持社会运转。我国具备另一套不以金钱为准的社会物资调配能力,哪怕货币完全失灵作废都能维持社会基础秩序。

所以,不同类型的企业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职能,按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划分企业的性质,是合符现阶段中国社会实际的,这是很清楚的道理。有人主张取消原来的企业分类,是为了掩盖私企的所有制关系,也就是掩盖剥削,提倡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这就是当前某些人想暗渡陈仓的实质。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目标,是自古以来中国人民的基本理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由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的。共同富裕借以实现的分配制度,只能是按劳分配为主体,进而伴随生产力日益发达,逐步实现完全的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并逐步扩大按需分配的成分。

2024.1.10


最新文章
电话:023-67720624邮箱:543894781@qq.com地址:重庆两江新区人和街道金开大道和睦北路
Copyright © 2018-2024 重庆市江夏文化研究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202200046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