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旭】振奋精神务实事 和衷共济向前进 ——在三届五次常务理事会上的讲话
振奋精神务实事 和衷共济向前进
——在三届五次常务理事会上的讲话
黄晓旭
尊敬的各位会长、各位常务理事:
大家好! 我挑起研究会会长这副担子已经一年了,能在这个平台上为大家服务,我既感到无比光荣,又深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这个研究会于2006年成立后,大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依法依规办会,抓住血脉亲情这条主线,搭建了“研究文化”的平台,以“文化立会、民主办会、和谐兴会、品牌创会”为理念,充分调动全市黄氏精英积极性,特别是黄氏文化研究工作从重庆走向了全国,赢得了国内外宗亲组织和同仁的广泛好评。
为了不辜负各位理事和会员的厚望,我今天讲以下三方面的意见,既是我对如何办好研究会的思考,也是我对大家的要求:
一、要继续强化宗旨意识,努力促进重庆江夏文化的发展。
研究会是非营利性的学术研究团体,本会章程规定我们“以从事江夏姓氏文化研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开展海内外学术交流,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为宗旨。”作为江夏文化的崇敬者、研究者、传播者,我们都要继续强化研究会的宗旨意识。
江夏文化的灵魂是爱国,从得姓以来,无数黄氏优秀儿女与民族同患难,共命运,表现出可歌可泣的民族气节。江夏文化的主线是仁爱,从潢川的黄歇,到江夏的黄香,直到近代当代的黄兴、黄菊,一代又一代黄氏宗亲讲仁讲义,赴汤蹈火,留下了绚丽多彩的道德文章。江夏文化的核心是勤奋,在漫长的生产生活的历史进程中,黄氏宗亲战胜了无数艰难困苦,在学术上、科学上、文化上、艺术上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大家看看今年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称赞的九十老翁黄旭华院士,他不忘初心,矢志报国,隐姓埋名,甘于奉献的事迹是多么感人。
我们大家走到了一起,必须有明确的宗旨意识。具备了这个品质,我们就能高扬理想的旗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努力为重庆江夏文化的发展做贡献。
二、要以主人翁的姿态办会,争取文化与经济的双丰收。
我们是民间社会团体,要想办成我们想办的事,大家都必须当主人翁。我们的目标是力争文化与经济的双丰收,朝着这个目标我们就要同心同德地合作共事。我在这里强调三点:
(1)要以顺应时代的认识办会。讲政治,有纪律,守法规,是一切机构和社团组织的基点与主线。在我们会内必须讲规矩,我们的会员大多是黄姓宗亲,相互之间尤其要讲诚信。如果有人在我们这里遇事情还搞忽悠搞欺骗,这是不能容忍的。我们必须言必信,行必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握今天,决胜明天,争取健康与长远的发展。
(2)要以文化服务的品质办会。要把关心会员、服务江夏文化研究作为本会的第一宗旨,以开展江夏姓氏文化研究为抓手,开展海内外学术交流。要组建文化建设的精英团队,让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文化建设上,办好《江夏人文》会刊年刊,编写出刊《重庆黄氏历史文化概览》《重庆黄姓通史》,举办“江夏文化论坛”。只要族内各方面的力量共襄盛举,重庆江夏文化一定能成为国内的知名品牌。
(3)要以共享分享的机制办会。要通过企业联谊会的平台,让项目、政策的信息在这里畅流,分享好的,共创大的,在互助中争取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空间,施展抱负和才华,成就不凡与杰出。要以可实现项目为导向,引导黄姓有志青年创业,吸引优秀企业家在抱团取暖的创新创造伟业中发挥骨干作用。
三、加强组织的自身建设,提高研究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今年研究会要在加强自身建设上下功夫,这件事抓得实在,组织才会有凝聚力和战斗力。从我们的实际出发,我们要努力在以下几个方面抓出成效。
一是要努力加强干部队伍的建设,为研究会的发展发挥骨干作用。今天我们出台了《理事会任职人员行为规范》,要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贯彻执行。特别是我们的各级干部,一定要有监督和被监督的心态和政治敏感性,。
二是努力完善研究会工作机制。加强内部管理,严格规章制度,保证各项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我们开展活动要体现“亲和性、包容性、合法性、自愿性”,是“政府社会服务工作的补充”,是“法律法规的补充”。三大红线即政治红线、国家安全红线与民族红线决不能踩。要理好文化传承与经济活动的关系。我们不主张在恳亲活动中掺杂经济活动。有了利益,就有矛盾,就有纷争,不利于团结。
三是抓好研究会的组织发展。要吸纳更多的高素质文化研究人才和优秀企业家入会,扩大研究会组织在全市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提升研究会的工作层次和水平,增强研究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不断开创研究会工作新局面夯实基础。
去年我的讲话引用了《菜根谭》里的一句话:“善不外来,名不虚做”,意思是良好的声誉靠自己努力去争取,而不是弄虚作假来骗得。今天我仍然希望在座的各位宗长宗贤以这句话来共勉。我相信,有理事会领导班子的支持,有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我们会把研究会建设成为务实进取、奋发有为、影响广泛的全国一流江夏组织,为重庆江夏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2018.7.10